最近鼎冠配资,美国政府突然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加征最高3521%的关税。这数字乍一看吓人,但仔细一扒,这事儿压根不是针对东南亚——中国公司在这四国建了厂,美国想用天价关税彻底封死中国光伏供应链。
中国光伏产业早就是全球老大,但美国一直不服气。 过去十年,美国用各种关税逼得中国公司把工厂搬到东南亚。 这回特朗普更狠,直接给东南亚光伏加税,想逼这些厂子全搬去美国。 可问题是,中国光伏的命根子根本不是组装厂,而是上游的硅片、多晶硅和技术专利。 美国本土连根硅片都造不出来,关税再高也只能干瞪眼。
美国这次动手的四个国家是柬埔寨、马来西亚、泰国和越南。 2023年,美国77%的光伏板都是从这四国买的,总金额超过130亿美元。 但明眼人都知道,这些东南亚工厂背后是中国老板。 比如柬埔寨的光伏厂,八成以上由中企投资,工人用的中国设备,技术也是中国专利。
特朗普政府这回的关税有多离谱? 柬埔寨的综合税率直接飙到3521%,相当于买一块柬埔寨的光伏板,关税比板子本身贵35倍。其他三国也没好到哪儿去,泰国最高972%,越南814%,连税率最低的马来西亚也有250%。 说白了,这就是逼着美国企业别从东南亚进货。
美国太阳能安装商当场炸锅。 一家加州公司老板吐槽:“我们仓库里80%的库存都是东南亚产的,现在要么高价囤货,要么停工等死。 ”更惨的是,美国本土光伏板价格已经比中国贵三倍,再加关税,老百姓装太阳能得多掏多少钱?
美国打压中国光伏不是头一回了。 2012年奥巴马政府搞“双反”调查(反倾销、反补贴),给中国光伏板加税最高250%。 当时中国企业确实被逼得够呛,但转头就把厂子搬到东南亚,照样给美国供货。 到了2022年,拜登政府又出阴招鼎冠配资,扣留中国新疆产的硅料,结果美国自己的光伏项目停工一大片。
这次特朗普的3521%关税看似吓人,其实早被中国光伏企业预判了。 最近两年,隆基、晶科、天合光能这些巨头已经在沙特、墨西哥、印尼甚至美国本土建了新厂。 一家中企高管透露:“东南亚的组装厂随时可以关,只要把硅片从中国运过去,换个地方组装就行。 ”
更绝的是,中国手里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命脉。 多晶硅产量占全球85%,硅片产能超过95%,连制造设备的核心专利也掌握在中国手里。 美国想自己造光伏板? 先问问能不能买到硅片。
东南亚国家这次成了最大冤种。 柬埔寨的光伏厂几乎全是中国投资,雇了上万本地工人。 3521%的关税一出,这些厂子立刻停摆。 一名柬埔寨工人对着镜头哭诉:“我家里五个孩子等着吃饭,现在工厂说要裁员60%。 ”
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情况稍好,但日子也不好过。 越南一家中资光伏厂透露,他们正在把电池片(光伏板半成品)运往墨西哥,组装后再卖到美国。 “电池片关税只有15%,比成品板子划算多了。 ”不过这种操作成本更高,最终还得美国消费者买单。
美国本土企业同样遭殃。 一家科罗拉多州的光伏安装商算过账:原先从越南买一块板子0.3美元/瓦,现在要么买美国本土0.35美元/瓦的货,要么交税后变成1.1美元/瓦。 老板直骂政府:“你们搞政治斗争,凭什么让我们破产? ”
最打脸的是美国自己的新能源计划。 拜登政府说要2030年实现光伏100%自产,但现在美国连硅片厂都没有,组件产能只能满足15%的需求。 特斯拉的太阳能屋顶项目已经悄悄改用中国硅片,马斯克被记者问到这事时,直接翻白眼:“你去华盛顿问那帮政客! ”
中国光伏企业倒是越战越勇。 去年隆基在沙特建了全球最大光伏基地,直接用沙漠阳光发电,一度电成本不到1美分。 美国能源部官员私下承认:“我们撒了600亿美元补贴,结果中国企业成本还是比我们低一半。 ”
这场关税大战打到今天,美国光伏安装成本已经比中国贵了四倍。 亚利桑那州一户家庭装太阳能,五年前花2万美元,现在报价涨到8万。 网友嘲讽:“特朗普说要让美国再伟大,结果装块太阳能板比买辆车还贵。”
回头看看历史,美国对中国光伏的每一次打压,最后都成了中国产业升级的跳板。 十年前美国加税,中国把工厂搬到东南亚;五年前美国扣新疆硅料,中国企业搞出颗粒硅新技术;现在美国加3521%关税,中国直接去墨西哥建厂。
倒是美国自己,折腾十几年鼎冠配资,光伏产业越搞越弱。硅谷一家清洁能源公司老板总结得精辟:“中国人在造光,美国人在放火。 ”
翼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